透納神爽盧塞恩文化 / 海角萍踪

透納神爽盧塞恩

發布日期:2024-11-04 沈大力

塞恩位於瑞士「四州湖」西北端。羅伊斯河發源於聖格塔爾山地,從安德瑪特幽谷瀉出,跟小愛母河匯流,在盧塞恩淌進四州湖,使盧城變為瑞士最優美的山川絕勝地。而給盧塞恩添彩,使之成為一座文化藝術搖籃的,是英國風景畫家威廉.透納。

盧塞恩添彩成文化藝術搖籃

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生於倫敦平民家庭,幼時學水彩畫透視,及長在英國,特別是蘇格蘭各地漫遊,薰陶浪漫氣脈,感悟山海晨曦和日暮光暈,描繪諸如狄多創建迦太基等神話的玄秘景色。從水彩畫過渡到油畫後,他日益趨向抽象抒情的風韻奇趣和自由表達,形成自己獨特詭譎的格調,與傳統經驗派分道揚鑣。27歲上,他到阿爾卑斯山的戈塔山口,在雲霞舒卷、煙霾迷蒙中取景,深為山間岩石隧道震撼。他以詩人的眼光擁抱大自然,胸中蘊蓄生動形象,及至來到白雪皚皚的盧塞恩,如入野逸玄幻之境,神寓其中,終生眷戀。1802年至1844年四十來年間,他每登歐陸必來此憩息,數度下榻斯瓦南飯店,開軒臨湖波,舉目遠眺陡峭的礫基山,揮彩筆畫下古城牆雉堞遺跡和九座塔樓,情趣盎然。

在歐洲浪漫主義思潮中,透納到盧塞恩尋求自然風景裡時空、山嶺與湖泊主導的「光合作用」。他遊弋四州湖上,捕捉山水晨曦絢麗幻光和日暮神奇的餘暉,探尋大自然脈搏,繪出一幅幅瀟灑絕妙的水彩畫,在色彩層次和格調上獨闢蹊徑。譬如《月光下的盧塞恩》等風景畫,都洋溢着他對這座城市的特殊情懷。盧塞恩確有奇景,它雲興霞蔚,若隱若現,撥動畫家的心弦。這裡氣候旦夕變化莫測,彼拉特山巔雨雲和層雲幻化,薄霧繚繞,益發促使他奇想連連,露於筆端畫板,催生出《格里山雪崩》,將光線昇華為水彩畫藝術的要素。

盧塞恩峰巒明秀,浮雲流水,風景獨特之處是在羅伊斯河匯入四州湖處一座依傍尖頂古水塔的木質拱頂橋。橋上留有的45幅十七世紀壁畫,顯示中世紀精湛的建築術。長廊形木橋逶迤湖面,山水流雲飄逸,蔚為奇觀。筆者昔時曾觀賞其頂上敘述盧塞恩軼事的連環壁畫。今天,遊人登上四州湖新月快艇展望,可想透納當年夾着小速寫本,凝視浮橋遠影搖曳,靈感頓生。他受克洛德.熱萊的《日暮海港》和尼古拉.普桑的《聖馬蒂厄風光》等作品感染,受大自然啟迪而創作,被人們讚譽為「透視大自然的畫家」。

在盧塞恩,透納日夕走出市內最引人注目的斯瓦南飯店,遨遊四州湖畔,緩步於木質的「教堂橋」和「亡靈舞蹈橋」上,觀察水面反射的微光。由於幾座古橋均有頂棚遮蓋,他連下雨天也從不歇筆。當然,最讓他神往的,是礫基山晴天的日出。彼時,山湖豁然開朗,畫家遐思聯翩,陶醉於湖光山色之中。他還跟着漁夫登上木船,從旁靜觀他們作業,船行時抬頭仰望礫基山嶺,構思「三步變奏曲」:《藍色礫基山》、《赤色礫基山》和《玄色礫基山》,均為他在盧塞恩孕育的水彩畫傑作。

透納被視為印象派的先驅,象徵派也聲稱繼承了他的繪畫夢境。然而,從神話角度來看,他倒不愧為一個純粹的浪漫主義者。他1841年畫的《海難後的黎明》有一句附言:「作者為陽光的戀人」。爾後,他在病危之際,逝世前還聲言道「太陽是上帝」。可見,正是這種自然泛神論滋養了他的繪畫藝術觀。他一生不倦地探索光與色化合的效應,從陽光普照的山川湖泊,大自然的不測風雲、暴雨霧靄和晚霞月色中汲取豐富的創作靈感,生趣奕奕,濡毫奧境幽,給水彩畫壇以超妙啟迪。他的名作《雨、蒸汽、速度》和《月下梅崗》、《黑奴販運船》、《日出與海怪》、《月下煤港》,均氣韻生動,筆觸調潤跳躍,其清純度多為後人難以企及。

2019年夏天,瑞士藝術協會和盧塞恩美術館在盧市文化中心舉辦了透納作品回顧展《透納,大海與阿爾卑斯山》。該展主要集中了透納繪於當地的水彩風景畫,還從倫敦調來了泰特畫廊珍藏的透氏作品。總部位於瑞士馬提尼的「比埃爾.加拿達基金會」也組織了一次透納畫展。值此之際,英國美術專家約翰.凱奇的《透納傳》得以再版,向讀者展示分析「光線畫家」的藝術生涯。

筆者看過英國導演邁克.萊格拍攝的電影《透納先生》,瞭解畫家透納一生最後25年的生活。坦誠地說,這部在第67屆坎城電影節獲獎的影片,過分突出了透納的粗陋外貌。與逝者透納同時代的風景畫家康斯特伯曾醜化他的競爭者,貶稱他是個「鄉巴佬」,恰如透納生時自嘲其長相像一隻「蛤蟆」。飾演透納的蒂摩希斯帕爾獲得了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項,他似乎相當逼真地塑造了透納的形象,一個總在咕咕噥噥,不斷抱怨的酒徒,難免讓觀眾產生厭惡感,明顯覺得銀幕上的透納在泥濘裡蹚污水,遠不似他的繪畫作品那般寄山水清音,詩思賞心悅情。

邁克.萊格的影片揭示,透納生時最嗜鼻煙,法王路易菲力普一世為此專門贈他一隻金質鼻煙壺。他雖然貌醜,但不乏對女性的興趣,及時行樂,酗酒嫖妓,甚至把忠實的女僕當泄慾工具。此君一生未婚,但曾同一位音樂師的遺孀薩拉.丹碧過往,1833年後開始跟另一寡婦索菲婭-卡洛里娜.布斯同居,長達18年之久。他隱姓埋名,對外用「布斯先生」或「布斯海軍上將」的假名。他與這位情婦相處十分融洽,女方像母親一般哄她。透納最後於1851年患霍亂在索菲婭-卡洛里娜.布斯位於海邊的住處離世。

在歐洲藝苑流風餘韻至今不絕

透納一生畫了兩萬多幅美術作品,最著名的畫《無畏號戰艦》描述英國歷史上的特拉法加戰役。這幅畫創作於1838年,翌年首先在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展示,藝術界好評如潮。尤其得到鑒賞行家,與拉斐爾前派共鳴的藝術賢者羅斯金和長篇小說《名利場》作者薩克雷推崇,在歐洲藝苑流風餘韻至今不絕。

閒逛盧塞恩,步透納前塵,筆者想到中國唐代詩人兼山水畫家王維與輞川的情結。輞川數川會合,因似車輞環輳得名。其地四面環山,山幽谷秀,引王維前來山莊隱居,在此撫琴作畫,繪出意境深邃的山水畫,創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妙境。儘管時代不同,不妨將西方的透納同王維相提並論。他們二人都是從山水中「奧理冥造」者,有諸多相似處,東西方罕見其匹,值得探究。英國文論家羅斯金曾與透納相會,畫家去世後,他負責整理透納畫坊裡的水彩畫、油畫、素描和雕刻作品,交與倫敦的泰特畫廊珍存,得以供今日大眾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