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珠」攜手「東方之珠」 續寫更精彩的雙城故事特稿

「東方明珠」攜手「東方之珠」 續寫更精彩的雙城故事

發布日期:2024-07-02 顏菁

年4月26日,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率領的上海市代表團訪問香港。通過香港「上海周」系列活動,「東方明珠」再次攜手「東方之珠」,續寫更精彩的雙城故事。

深化合作拓寬廣闊空間

在4月26日舉行的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簽署《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備忘錄》,並共同見證滬港相關部門簽署法律服務、商貿、金融、科技、城市發展、文化等領域共20份合作協定。

龔正指出,滬港合作會議機制建立20多年來,兩座城市同頻共振、相向而行,兩地情誼也在互學互鑒、互利共贏中不斷昇華。上海將以本次滬港合作會議為契機,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廣泛開展多元務實合作,共同譜寫滬港全方位合作新篇章,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李家超表示,滬港合作會議一直得到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上海是長三角城市群的引領城市,而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是滬港合作又一個重要里程碑,為兩地未來合作確立了清晰的方向。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華源,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代表亦出席會議。

滬港雙方就共建「一帶一路」和商貿投資、創新及科技、數字經濟、金融、文化及創意產業、教育及人才培養、青年發展、法律服務等15個合作領域共65個項目達成共識,並簽署20份合作協定。包括支持香港企業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與上海企業開展貿易對接;推動雙方高層互訪,加大組織經貿代表團交流互訪頻次;推動滬港在產業部門、社會組織、高校機構、行業企業等層面的深度合作;推進兩地數字經濟協同發展等內容。

會議簽署的合作協定為兩地合作提供了具體的方向和路徑。這些協定涵蓋了多個領域,從商貿投資到法律服務,從金融合作到科技創新,從城市發展到文化交流等,體現了兩地合作的廣泛性和深度。

優勢互補共推高質量發展

隨着滬港合作會議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從最初以經濟為主要合作領域,之後逐漸拓展到文化、金融等多個方面,兩地合作空間也更加廣闊,合作的高度也進一步提升。而這些協定的簽署也將有助於推動兩地經濟的深度融合,並進一步加強雙方人員、技術、資金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通過兩地優勢互補,攜手合作,可以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上海長期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是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區;香港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滬港兩地合作源遠流長,從最初的國際貿易到資本與技術深度融合,經貿關係愈發緊密。特別是在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上海和香港建立了滬港經貿合作會議機制,此後雙方合作不斷深化。

得益於滬港經貿合作會議機制的建立,上海和香港兩地經貿往來大幅增長。數據顯示,香港是上海外商投資最大來源地,投資規模平均佔上海吸引外資的50%以上,其中服務業佔香港來滬投資的90%以上。同時,上海也是香港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上海對香港對外直接投資備案項目數量和投資金額持續增長。

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和國際大都市,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擁有獨特的制度優勢和國際化程度。通過兩地優勢互補,攜手合作,可以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對於上海來說,與香港的合作或將進一步促進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通過與香港的合作,上海可以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和人才,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同時,上海也可以借鑒香港在金融、專業服務、國際化城市建設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從而進一步提升上海的城市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對於香港來說,與上海的合作將有助於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通過與上海的合作,不僅可以促進資金的流動,也可以推動技術的交流和人員的往來。同時,香港也可以借鑒上海在科技創新和產業應用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推動香港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