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故人之言重構國族認同特稿

回首故人之言重構國族認同

發布日期:2025-03-03 孫偉勇

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於2024年12月29日於美國逝世享年100歲,他於1978年派遣時任國家安全顧問的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與中方聯繫,並成就了1979年起中美兩國的建交。前總統卡特對世界局勢穩定發展功不可沒,惟踏入2025年中美關係日趨緊張,1月19日為美國最高法院對中國流行短視頻應用TikTok發出「不賣就禁」的期限,這顯然是有意禁制中國企業的發展。這不禁使筆者憶起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建構國族。

兩岸關係應要破冰

孫中山先生曾經在一九二一年的演講中提出:「兄弟現在想得一個調和的方法,即拿漢族來做個中心,使之同化於我,並且為其他民族加入我們組織建國底機會。仿美利堅民族底規模,將漢族改為中華民族,組成一個完全底民族國家,與美國同為東西半球二大民族主義的國家。」時至今天此演講甚具啟發性,無疑中國的各族已相互融和,但因歷史發展使台灣地區未如構想與中國大陸有緊密的聯繫,此乃為中華民族的可惜之處。兩地的隔閡使中華民族未能夠團結壯大,以致近年中台關係成為別有用心者的關注之處,若以孫中山先生之言則是「失了民族的精神」。其又言道:「我們想要恢復民族的精神,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我們知道現在是處於極危險的地位。第二個條件,是我們既然知道了處於很危險的地位,便要善用中國固有的團體,像家族團體和宗族團體,大家聯合起來,成一個大國族團體,結成了國族團體,有了四萬萬人的大力量,共同去奮鬪,無論我們民族是處於什麼地位,都可以恢復起來。所以能知與合羣,便是恢復民族主義的方法,大家先知道了這個方法的更要去推廣,宣傳到全國的四萬萬人,令人人都要知道。」短短數言揭示了兩個重點,其一為兩地民眾要意識到大家為中華民族的共同體,並認知到兩岸關係應要破冰,免因此被他人多加挑撥。其二,兩地無論在血統、文化上均是同根同源,兩地文化、宗教、宗族組織實應多加互動,並在互動過程中達至了解及融合,最終結成了國族團體,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決條件定是恢復民族的精神,而恢復民族的精神則先需要兩地的緊密互動。

真正重構國族認同

前總統卡特曾言香港是他接觸中國的開端,香港的多元文化,是連接着中西文化,亦連接着人們的心靈。筆者回首兩位偉人之言,發現香港的文化、宗教、宗族組織應承擔更多的責任,使兩地機構在香港接觸,逐漸融化兩地的隔膜,真正重構國族認同,以共同抵禦外國對中國的壓迫。